
治國、平天下
解決飲用水的缺乏
2015-11-23 06:33
中學教過,把海水變做淡水的其中一個方法。
就是燃燒海水,然後冷卻水蒸氣,就能變成可飲用的淡水。
這可能就是海水化淡廠的原理...
很久以前香港也有一間,
只因成本太高,效益少所以倒閉了...
現今大部分的發電廠,是燒煤和用核能發電。
他們也是發熱,利用水蒸氣轉動發電機做電。
其實我們可以同時利用那些燒煤或核能的熱力,同時間地做埋海水化淡水功能。
這樣同樣用這麼多能源,
一邊可以發電,另一邊可以造飲用水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以下轉貼網上資料:
廿多年後的今天,海水化淡廠雖非舉世林立,卻也絕非罕見,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、沙地阿拉伯、科威特、卡塔爾等中東諸國尤其「流行」,他們沿用蒸餾技術,因其燃料(石油)垂手可得。為減能源消耗,蒸餾式海水化淡廠通常建於發電廠旁邊,後者產生的餘熱可以用來幫前者煲水。讀者可能見過
MSF、MED、MVC 等名詞,不用太在意,全是蒸餾技術的分支。